李因杰 官方网站

+收藏:http://yinjie.orgcc.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李因杰动态 正文内容
重新审视“中原书风”当代意义
2016-04-08    浏览(1128)    作者:李因杰    来源:李因杰 官方网站

中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中心,中原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时期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河南书法兴起了一阵“中原书风”浪潮,其厚重、雄强、苍茫、古拙而又满蕴灵性的书风在中原大地上强势崛起并席卷全国,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至今仍极具生命力。重新审视新时期“中原书风”的发展成因、发展历程以及艺术特征,总结“中原书风”的得失,对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对当代书法良性发展的启迪意义

有学者指出:

“在当今书坛,以地域命名书风而得到书坛公认的,只有中原书风一家”。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河南有了一个深厚的群众基础,亦有不同层次、为数众多的实力派书家。最令人惊羡的是,今天的河南有一批在全国书坛享有崇高地位的领军人物,这些,都离不开“中原书风”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以及催人奋进的感召力,河南书界因为有了“中原书风”的光环,而有了巨大的精神感召力和推动力量;而“中原书风”亦是有了一批又一批书坛弄潮儿而一次又一次获得新的生命力。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互动:“中原书风”给予了中原书家群以艺术支撑,成功的中原书家又给予“中原书风”注入以新的生命和活力。这样良性的互动关系对当代书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本和楷模,有助于当代书法的进步和发展。

新时期“中原书风”以其精深的内涵和开放式的流派格局,不断吸取新的养分,吐故纳新,与时俱进,从而不断实现新的跨越和升华。不断回归传统,努力表现自我,用传统的精神张扬个性,用时代的风格演绎传统和谐的统一体,这是中原书风带给我们的传承和创新理念的蓝本。更加可贵的是,年轻一代书家更是没有老一代书家的深重积习和根深蒂固的门派之见,而以一种更加开放式的心态,广收博采,兼容并包,不单是追求书法的气势,而且也增加了对韵的追求,这种创新即意味着对技法的精研,用笔使转提按顿挫的考究,以及审美趣味更加趋于精致化、生活化、人性化。如此种种,为中原书法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书风与书家之间,传承与创新之间,“中原书风”具有示范意义。

 2、对地域书风的借鉴意义

新时期“中原书风”的出现和发展,离不开中原大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中原人民独特的心理结构。中原沃野千里且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使得中原书风有一种至大至刚之气;中原人大气、豪爽、不拘一格的心理特征使得中原书风苍茫浑朴而又不乏灵性。中原辽阔的地域、发达的交通给了中原人兼容并包的胸襟,正是由于中原人民这种兼容并包的气度成就了中原书风艺术风格强烈而又不觉单薄和单一。这给今天许多地方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倘若说东晋江左风流的二王书风、明代中期先后崛起的吴门书派和云间书派是古代地域书风成功的范例,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原书风”则是当代中国书坛的二王书风、吴门书派、云间书派。这种成功给予当代书坛尤其是其他省市以借鉴和反思。借鉴的是“中原书风”为何得以成功,反思的是其他地域为何没有像中原一样在当代立起了自己的书法旗帜。比如,为何同样是文化艺术发达的山东就没有形成齐鲁书风?为何同样是古代文化艺术灿烂的山西省没有形成三晋书风?四川、江浙、关东、吴越,还有楚文化兴盛的两湖地区,为何没有形成和自己地域相一致的书风,这都值得去反思。今天的中华文化越是灿烂多姿,就越说明我们的文化在进步和发展,反之,如果我们的文化的差异性越来越小,中华文化越是趋于同化,那么中华文化就会愈加危险。书法艺术就会愈加危险。

3、对书协组织工作和展览组织形式的示范意义

新时期“中原书风”的兴起,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举功甚伟,这一点值得所有的书法团体和书协组织学习借鉴。当然,不要求所有的书法组织都照搬河南模式,但是,河南书协的工作确实为书法事业的进步做了不世之功。河南书协的“三大工作”以及充分利用了“展览”这一现代组织形式,这一点,对当代书协组织工作和展览组织形式具有示范意义。更难能可贵之处,河南书协不单单抓创作,而是三位一体,这样就避免了很多书法家只是仅仅会写字、会临摹,而理论知识匮乏,从而就造成了书法发展动力不足。很多地方的书法家都是因为只重视创作而忽视了理论修养的必要性,从而导致创作道路越来越狭隘,甚至走向死胡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河南书法恰恰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就避免了这一点。如此眼光,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借鉴。

《美术教育研究》 2015.第1期


标签:李因杰
分享:
发表给力评论,说两句!  共有 0 条评论